纪念我这还没有比语文高的数学。
一、选择题:本题共 8 小题,每小题 5 分,共 40 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-
若集合 M={x∣x<4},N={x∣3x≥1},则 M∩N=
A. {x∣0≤x<2}
B. {x∣31≤x<2}
C. {x∣3≤x<16}
D. {x∣31≤x<16}
解析:
解:
-
先考虑 M:
∵ x 要有意义
∴ x≥0
又 ∵ x<4
∴ x<16
综上,M={x∣0≤x<16};
-
再考虑 N:
∵ 3x≥1
∴ x≥31
得:N={x∣x≥31}.
综上所述,M∩N={x∣0≤x<16}∩{x∣x≥31}={x∣31≤x<16},选 D.
-
若 i(1−z)=1,则 z+zˉ=
A. −2
B. −1
C. 1
D. 2
解析:
解:
设 z=a+bi(a,b∈R).
则由已知:
i(1−z)=i(1−a−bi)=i[(1−a)−bi]=b+(1−a)i=1
∴ b=1,1−a=0
得:a=b=1.
故:
z=1+iz+zˉ=(1+i)+(1−i)=2
选 D.
-
在 △ABC 中,点 D 在边 AB 上,BD=2DA,记 CA=mmm,CD=nnn,则 CB=
A. 3mmm−2nnn
B. −2mmm+3nnn
C. 3mmm+2nnn
D. 2mmm+3nnn
解析:
解:
∵ AD=CD−CA=nnn−mmm
∴ DB=2AD=2nnn−2mmm
∴ CB=CD+DB=−2mmm+3nnn
故选 B.
-
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,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. 已知该水库水位海拔 148.5m 时,相应水面的面积为 140.0km2;水位为海拔 157.7m 时,相应水位的面积为 180.0km2. 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,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 148.5m 上升到 157.7m 时,增加的水量约为(7≈2.65)
A. 1.0×109m3
B. 1.2×109m3
C. 1.4×109m3
D. 1.6×109m3
解析:
解:
由棱台体积公式:
V=31(S+S′+SS′)h
其中 S,S′ 分别表示上下表面的面积,h 为台高.
由题意可知:S=180.0km2,S′=140.0km2,h=157.7m−148.5m=9.2m.
故:
V=31×(180.0×106+140.0×106+180.0×106×140.0×106)×9.2≈31×9×(3.2×108+67×107)≈3×(3.2×108+6×2.65×107)=14.37×108≈1.4×109(m2)
选 C.
-
从 2 到 8 的 7 个整数中随机取 2 个不同的数,则这两个数互质的概率为
A. 61
B. 31
C. 21
D. 32
解析:
解:
用 (a,b)(a<b) 表示选出数的是 a 和 b.
则:
Ω={(2,3),(2,4),(2,5),(2,6),(2,7),(2,8),(3,4),(3,5),(3,6),(3,7),(3,8),(4,5),(4,6),(4,7),(4,8),(5,6),(5,7),(5,8),(6,7),(6,8),(7,8)}n(Ω)=21
设 A= “选出的两个数互质”.
则:
A={(2,3),(2,5),(2,7),(3,4),(3,5),(3,7),(3,8),(4,5),(4,7),(5,6),(5,7),(5,8),(6,7),(7,8)}n(A)=14
∴ P(A)=n(Ω)n(A)=2114=32
故:从 2 到 8 的 7 个整数中随机取 2 个不同的数,则这两个数互质的概率为 32,选 D.
-
记函数 f(x)=sin(ωx+4π)+b(ω>0) 的最小正周期为 T. 若 32π<T<π,且 y=f(x) 的图像关于点 (23π,2) 中心对称,则 f(2π)=
A. 1
B. 23
C. 25
D. 3
解析:
解:
由题意:32π<T=ω2π<π.
解得:2<ω<3.
又由题意:y=f(x) 的图像关于点 (23π,2) 中心对称.
故:b=2 且 f(23π)=sin(23πω+4π)=0.
所以:23πω+4π=kπ(k∈Z).
可得:2<ω=32k−61<3.
解得:413<k<419.
又 ∵ k∈Z
∴ k=4
∴ ω=32k−61=25
所以:f(x)=sin(25x+4π)+2.
故:f(2π)=sin(25⋅2π+4π)=1,选 A.
-
设 a=0.1e0.1,b=91,c=−ln0.9,则
A. a<b<c
B. c<b<a
C. c<a<b
D. a<c<b
解析:
注意到 b=1−0.10.1,c=−ln(1−0.1).
① 故令 f(x)=1−x1−ex.
则:f′(x)=(1−x)21−ex(1−x)2.
再令 g(x)=1−ex(1−x)2.
则:g′(x)=ex(1−x2).
所以当 x∈(0,0.1] 时,g′(x)>0,g(x)>g(0)=0.
所以当 x∈(0,0.1] 时,f′(x)>0,f(x)>f(0)=0.
故:
f(0.1)>01−0.11−e0.1>01−0.10.1>0.1e0.1b>a
② 故令 h(x)=xex+ln(1−x).
则:h′(x)=1−x(1−x2)ex−1.
再令 φ(x)=(1−x2)ex−1.
则:φ′(x)=(1−x2−2x)ex.
所以当 x∈(0,0.1] 时,φ′(x)>0,φ(x)>φ(0)=0.
所以当 x∈(0,0.1] 时,h′(x)>0,h(x)>h(0)=0.
故:
h(0.1)>00.1e0.1+ln(1−0.1)>00.1e0.1>−ln(1−0.1)a>c
综上,c<a<b,选 C.
-
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 l,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. 若该球的体积为 36π,且 3≤l≤33,则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
A. [18,481]
B. [427,481]
C. [427,364]
D. [18,27]
解析:
解:
如上图:P 在底面 ABCD 上的射影是 E,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 O 在 PE 上,设 OP=OA=R.
由题意:34πR2=36π.
解得 R=3.
设 PE=h,AE=a.
∴ OE2+AE2=(PE−OP)2+AE2=(h−3)2+a2=OA2=R2=9
又由题意:9≤l2=PA2=PE2+AE2=h2+a2≤27.
两式相减可得:23≤h≤29.
又有:V(h)=31⋅2a2⋅h=32(6h2−h3).
则:V′(h)=8h−2h2.
所以当 h∈(23,4) 时,V′(h)>0;当 h∈(4,29) 时,V′(h)<0.
故:V(h) 在 (23,4) 上单调递增,在 (4,29) 上单调递减.
所以 Vmax(h)=V(4)=364,Vmin(h)=min{V(23),V(29)}=427.
所以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[427,364],选 C.
二、选择题:本题共 4 小题,每小题 5 分,共 40 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,部分选对的得 2 分,有选错的得 0 分。
-
已知正方体 ABCD−A1B1C1D1,则
A. 直线 BC1 与 DA1 所成的角为 90∘
B. 直线 BC1 与 CA1 所成的角为 90∘
C. 直线 BC1 与平面 BB1D1D 所成的角为 45∘
D. 直线 BC1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为 45∘
解析:
解:如图所示:
直线 BC1 与 DA1 所成的角等于 BC1 与 B1C 所成的角,为 90∘,故 A 正确.
-
已知函数 f(x)=x3−x+1,则
A. f(x) 有两个极值点
B. f(x) 有三个零点
C. 点 (0,1) 是曲线 y=f(x) 的对称中心
D. 直线 y=2x 是曲线 y=f(x) 的切线
解析:
解:
可得:f′(x)=3x2−1
故又可得:
当 x<−33 或 x>33 时,f′(x)>0;
当 −33<x<33 时,f′(x)<0.
所以 f(x) 有 x=−33 处的极大值点,x=33 处的极小值点,共两个极值点,故 A 正确.
∵ f(33)=1−923>0
∴ f(x) 只有一个零点,故 B 不正确
又 ∵ f(x)+f(−x)=(x3−x+1)+(−x3+x+1)=2
∴ 点 (0,1) 是曲线 y=f(x) 的对称中心,故 C 正确
设过 (t,f(t)) 的切线斜率为 2.
∴ 3t2−1=2
得:t=±1
所以切线为 y=2x−1 或 y=2x+3,故 D 不正确.
综上,选 AC.
-
已知 O 为坐标原点,点 A(1,1) 在抛物线 C:x2=2py(p>0) 上,过点 B(0,−1) 的直线交于 C 于 P,Q 两点,则
A. C 的准线为 y=−1
B. 直线 AB 与 C 相切
C. ∣OP∣⋅∣OQ∣>∣OA∣2
D. ∣BP∣⋅∣BQ∣>∣BA∣2
解析:
解:
由题意:12=2⋅1⋅p.
解得:p=21.
故抛物线方程为:y=x2,其准线方程为 y=−41,故 A 不正确.
∴ y′=2x
故:C 在 A 处的切线方程为 y=2x−1,其过 B,即 AB 与 C 相切,故 B 正确.
设过 B 的直线为 l:y=kx−1,再设 P(x1,y1),Q(x2,y2).
则有:
{y=x2y=kx−1
化简得:
x2−kx+1=0
∴ 判别式 Δ=k2−4>0,且 x1+x2=k,x1x2=1.
故:y1+y2=(x1+x2)2−2x1x2=k2−2,y1y2=(x1x2)2=1.
则:
∣OP∣⋅∣OQ∣=(x12+y12)(x22+y22)=(y1+y12)(y2+y22)=y1y2(y1y2+y1+y2+1)=k2>2=∣OA∣2∣BP∣⋅∣BQ∣=BP⋅<!−−swig0−−>=x1x2+(y1+1)(y2+1)=x1x2+y1y2+y1+y2+1=k2+1>5=∣BA∣2
故 C、D 正确.
综上所述,选 BCD.
-
已知函数 f(x) 及其导函数 f′(x) 的定义域为 R,记 g(x)=f′(x). 若 f(23−2x),g(2+x) 均为偶函数,则
A. f(0)=0
B. g(−21)=0
C. f(−1)=f(4)
D. g(−1)=g(2)
解析:
由题意:f(23−2x) 为偶函数.
∴ y=f(x) 的图像关于 x=23 对称.
又 ∵ 23−(−1)=25=4−23
∴ f(−1)=f(4)
又 ∵ y=f(x) 的图像关于 x=23 对称.
∴ g(23)=f′(23)=0(因为 f′(x) 的定义域为 R,所以没有奇点).
有 ∵ g(2+x) 为偶函数.
∴ y=g(x) 的图像关于 x=−2 对称.
∴ f(−1)=f(4)
三、填空题:本题共 4 小题,每小题 5 分,共 20 分。
- (1−xy)(x+y)8 的展开式中 x2y6 的系数为__________(用数字作答).
解析:
解:
x2y6=1⋅x2y6=xy⋅x3y5
∴ (1−xy)(x+y)8 的展开式中 x2y6 的系数等于 (x+y)8 中 x2y6 的系数减去 x3y5 的系数
∴ (1−xy)(x+y)8 的展开式中 x2y6 的系数为 C82−C83=−28
- 写出与圆 x2+y2=1 和 (x−3)2+(y−4)2=16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__________.
解析:
解:
如上图:
① 当公切线斜率不存在时,显然只有一个答案是 x=−1.
② 当公切线斜率存在时,设其为 y=kx+m.
则有:
⎩⎪⎪⎨⎪⎪⎧k2+1∣m∣=1k2+1∣3k−4+m∣=4
解得:⎩⎪⎨⎪⎧k=−43m=45 或 ⎩⎪⎨⎪⎧k=247m=−2425
综上,答案为 x=−1、y=−43x+45 或 y=247x−2425.
- 若曲线 y=(x+a)ex 有两条过坐标原点的切线,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.
解析:
解:
设 f(x)=(x+a)ex.
∴ f′(x)=(x+a+1)ex
故:y=f(x) 过 (t,f(t)) 的切线方程为:
y−f(t)=f′(t)(x−t)y−(t+a)et=(t+a+1)et(x−t)y=(t+a+1)etx−(t2+at−a)et
假设该直线过原点,则:
−(t2+at−a)et=0
∵ et>0
∴ t2+at−a=0
由题意: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.
∴ 判别式 Δ=a2+4a>0
得:a<−4 或 a>0.
所以 a 的取值范围为 (−∞,−4)∪(0,+∞).
- 已知椭圆 C:a2x2+b2y2=1(a>b>0),C 的上顶点为 A,两个焦点为 F1,F2,离心率为 21. 过 F1 且垂直于 AF2 的直线与 C 交于 D,E 两点,∣DE∣=6,则 △ADE 的周长是__________.
解析:
解:
由题意:a=2c,b=3c.
∴ A(0,3c),F1(−c,0),F2(c,0)
∴ kAF2=0−c3c−0=−3
故:kDE=−kAF21=33.
设 DE:y=33x+33c.
故:
⎩⎪⎨⎪⎧4c2x2+3c2b2=1y=33x+33c
联立得:
13x2+8cx−32c2=0
∴ 判别式 Δ=64c2+4⋅13⋅32c2>0.
∴ xD+xE=−138c,xDxE=−1332c
由椭圆弦长公式可得:
∣DE∣=k2+1⋅∣xD−xE∣=k2+1⋅(xD+xE)2−4xDxE=(33)2+1⋅(−138c)2+13128c=1348c=6
得:c=813
连接 DF2,EF2.
∵ 离心率为 21
∴ △AF1F2 为等边三角形
∴ DE 为 AF2 的垂直平分线
∴ △DEA≅△DEF2
故:C△DEA=C△DEF2=8c=13.
所以 △ADE 的周长为 13.
四、解答题:本题共 6 小题,共 70 分。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、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。
-
(10 分)
记 Sn 的数列 {an} 的前 n 项和,已知 a1=1,{anSn} 是公差为 31 的等差数列.
(1) 求 {an} 的通项公式;
(2) 证明:a11+a21+⋯+an1<2.
解析:
(1) 解:
由题意:
anSn=a1S1+31(n−1)=3n+32(n∈N∗)
故:
Sn=(3n+32)anSn−1=(3n−1+32)an−1
两式相减得:
an=(3n+32)an−(3n−1+32)an−13n−1an=3n+1an−1an−1an=n−1n+1
所以:
an=a1⋅a1a2⋅a2a3⋯an−1an=1⋅13⋅24⋯n−1n+1=2n2+n
而当 n=1 时,a1=1=212+1,所以该公式对任意 n∈N∗ 均成立.
∴ {an} 的通项公式为 an=2n2+n(n∈N∗).
(2) 证明:
所以:
===<a11+a21+⋯+an11×22+2×32+⋯+n(n+1)22(1−21+21−31+⋯+n1−n+11)n+12n2
□
-
(12 分)
记 △ABC 的内角 A,B,C 的对边分别为 a,b,c,已知 1+sinAcosA=1+cos2Bsin2B.
(1) 若 C=32π,求 B;
(2) 求 c2a2+b2 的最小值.
解析:
解:
(1) 由已知:
1+sinAcosA=1+cos2Bsin2B=1+2cos2B−12sinBcosB=cosBsinB
故:
cosAcosB=sinB+sinAsinBcos(A+B)=sinB−cosC=sinB
又 ∵ C=32π
∴ sinB=−cos32π=23
∴ B=6π 或 B=65π
又 ∵ B+C<π
∴ B=6π
(2) ∵ cos(A+B)=sinB
∴ cos(A+B)=cos(2π−B)
① 若 A+B=2π−B:
∴ A=2π−2B,C=π−A−B=B+2π
故:
c2a2+b2=sin2Csin2A+sin2B=sin2(B+2π)sin2(2π−2B)+sin2B=cos2Bcos22B+sin2B=cos2B(2cos2B−1)2+1−cos2B=cos2B4cos4B−5cos2B+2=4cos2B+cos2B2−5≥42−5
当且仅当 cos2B=22 时等号成立.
② 若 A+B=B−2π:
则 A=−2π,但 A∈(0,π),故矛盾,舍去.
综上,c2a2+b2 的最小值为 42−5.
-
(12 分)
如图,直三棱柱 ABC−A1B1C1 的体积为 4,△A1BC 的面积为 22.
(1) 求 A 到平面 A1BC 的距离;
(2) 设 D 为 A1C 的中点,AA1=AB,平面 A1BC⊥ 平面 ABB1A,求二面角 A−BD−C 的正弦值.
解析:
解:
(1) 由题意:VABC−A1B1C1=4,s△A1BC=22.
故:VA−A1BC=VA1−ABC=31VABC−A1B1C1=34.
所以:
设 A 到平面 A1BC 的距离为 d.
则:d=S△A1BC3VA−A1BC=2.
∴ A 到平面 A1BC 的距离为 2.
(2) 过 A 作 AE⊥A1B 于 B.
又 ∵ 平面 A1BC⊥ 平面 ABB1A,平面 A1BC⋂ 平面 ABB1A=A1B
∴ AE⊥ 平面 A1BC
又 ∵ BC⊂ 平面 A1BC
∴ AE⊥BC
又 ∵ 三棱锥 ABC−A1B1C1
∴ AA1⊥ 平面 ABC
又 ∵ BC⊂ 平面 ABC
∴ AA1⊥BC
又 ∵ AA1、AE⊂ 平面 ABB1A,AA1⋂AE=A
∴ BC⊥ 平面 ABB1A
又 ∵ AA1=AB
∴ E 为 A1B 中点
∴ AB=AA1=2d=2,BC=AB2S△ABC=AA1⋅AB2VABC−A1B1C1=2
以 B 为坐标原点,BC,BA,BB1 分别为 x,y,z 轴正方向,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.
∴ B(0,0,0),A(0,2,0),D(1,1,1),E(0,1,1)
∴ BA=(0,2,0),BD=(1,1,1),AE=(0,−1,0)
设平面 ABD、平面 BDC 的法向量分别为 mmm=AE=(0,−1,1),nnn=(a,b,c).
故:
{nnn⋅BA=2b=0nnn⋅BD=a+b+c=0
令 a=1 解得:b=0,c=−1.
∴ nnn=(1,0,−1)
∴ 二面角 A−BD−C 的正弦值为 1−cos2<mmm,nnn>=1−(∣mmm∣⋅∣nnn∣∣mmm⋅nnn∣)2=23.
-
(12 分)
一医疗团队为研究某地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与当地居民的卫生习惯(卫生习惯分为良好和不够良好两类)的关系,在已患该疾病的病例中随机调查了 100 例(称为病例组),同时在为患该疾病的人群中随机调查了 100 人(称为对照组),得到如下数据:
|
不够良好 |
良好 |
病例组 |
40 |
60 |
对照组 |
10 |
90 |
(1) 能否有 99% 的把握认为患该疾病群体与未患该疾病群体的卫生习惯有差异?
(2) 从该地的人群中任选一人,A 表示事件 “选到的人卫生习惯不够良好”,B 表示事件 “选到的人患有该疾病”,P(B∣A)P(B∣A) 与 P(Bˉ∣A)P(B∣A) 的比值是卫生习惯不够良好对患该疾病风险程度的一项度量指标,记该指标为 R.
(i) 证明:R=P(A∣B)P(A∣B)⋅P(A∣B)P(A∣B);
(ii) 利用该调查数据,给出 P(A∣B),P(A∣B) 的估计值,并利用(i)的结果给出 R 的估计值.
附:K2=(a+b)(c+d)(a+c)(b+d)n(ad−bc)2,P(K2≥k)k0.0503.8410.0106.6350.00110.828.
解析:
(1) 解:
零假设:H0= “患该疾病群体与未患该疾病群体的卫生习惯没有差异”.
由表可知:
K2=(40+60)×(10+90)×(40+10)×(60+90)200×(40×90−10×60)2=24>6.635=x0.010
故根据小概率值 0.010 的独立性检验,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 H0 成立,即认为患该疾病群体与未患该疾病群体的卫生习惯有差异,且犯错概率不超过 1%.
所以有 99% 的把握认为患该疾病群体与未患该疾病群体的卫生习惯有差异.
(2) (i) 证明:
由条件概率公式:
P(A∣B)=P(B)P(AB)
故:
R=P(B∣A)P(B∣A)⋅P(B∣A)P(B∣A)=P(A)P(AB)P(A)P(AB)⋅P(A)P(AB)P(A)P(AB)=P(B)P(AB)P(B)P(AB)⋅P(B)P(AB)P(B)P(AB)=P(B)P(AB)P(B)P(AB)⋅P(B)P(AB)P(B)P(AB)=P(A∣B)P(A∣B)⋅P(A∣B)P(A∣B)
□
(ii) 解:
由表可知:
P(A∣B)=10040=0.4,P(A∣B)=10010=0.1P(A∣B)=10060=0.6,P(A∣B)=10090=0.9
故:
R=P(A∣B)P(A∣B)⋅P(A∣B)P(A∣B)=6
∴ P(A∣B),P(A∣B),R 的估计值分别为 0.4,0.1,6.
-
(12 分)
已知点 A(2,1) 在双曲线 C:a2x2−a2−1y2=1(a>1) 上,直线 l 交 C 于 P,Q 两点,直线 AP,AQ 的斜率之和为 0.
(1) 求 l 的斜率;
(2) 若 tan∠PAQ=22,求 △PAQ 的面积.
解析:
解:
(1) 由题意:
a222−a2−112=1
得:a=2.
∴ C:2x2−y2=1
设 l:y=kx+m,P(x1,y1),Q(x2,y2).
则:
⎩⎨⎧2x2−y2=1y=kx+m
得:
(2k2−1)x2+4kmx+2m2+2=0
∴ 判别式 Δ=16k2m2−4(2k2−1)(2m+2)=8m2−16k2+8>0
∴ x1+x2=−2k2−14km,x1x2=2k2−12m2+2
由题意:
kAP+kAQ=x1−2y1−1+x2−2y2−1=x1−2kx1+m−1+x2−2kx2+m−1=0
化简得:
2kx1x2+(m−1−2k)(x1+x2)−4(m−1)=02k2−12k(2m2+2)+(m−1−2k)(−2k2−14km)−4(m−1)=0(k+1)(m+2k−1)=0
又 ∵ l 不过 A 点
∴ 1=2k+m
∴ k=−1
∴ l 的斜率为 −1
(2) 由题意:tan∠PAQ=22
故:tan2∠PAQ=kAP1=−kAQ1=22
整理可得:
(2+1)x1=m+22−1(2−1)x2=22+1−m
两式相乘得:
x1x2=8−m2+2m−12m2+2=8−m2+2m−13m2−2m−5=0
得:m=35 或 m=−1.
又 ∵ Δ=8m2−16k2+8>0
∴ m=35
故 A 到直线 PQ 的距离为 12+12∣2+1−35∣=322,∣PQ∣=k2+1⋅∣x1−x2∣=k2+1⋅(x1+x2)2−4x1x2=316.
所以 △PAQ 的面积为 21⋅316⋅322=9162.
-
(12 分)
已知函数 f(x)=ex−ax 和 g(x)=ax−lnx 有相同的最小值.
(1) 求 a;
(2) 证明:存在直线 y=b,其与两条曲线 y=f(x) 和 y=g(x) 共有三个不同的交点,并且从左到右的三个交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.
解析:
(1) 解:
f′(x)=ex−ag′(x)=a−x1
① 若 a≤0,则:f′(x)=ex−a≥ex>0.
故:f(x) 在 R 上单调递增,没有最小值.
与题意不符,舍去.
② 若 a>0:
则:
当 x<lna 时,f′(x)<0;当 x>lna 时,f′(x)>0.
当 0<x<a1 时,g′(x)<0;当 x>a1 时,g′(x)>0.
故:
f(x) 在 (−∞,lna) 上单调递减,在 (lna,+∞) 上单调递增.
g(x) 在 (0,a1) 上单调递减,在 (a1,+∞) 上单调递增.
∴ f(x) 的最小值在 x=lna 处取到,g(x) 的最小值在 x=a1 处取到.
由题意:
f(lna)=g(a1)a−alna=1+lnaa−alna−lna−1=0
设 h(a)=a−alna−lna−1.
∴ h′(a)=−lna−a1,h′′(a)=−a1+a21
当 0<a<1 时,h′′(a)>0;当 a>1 时,h′′(a)<0.
故:h′(a) 的最大值在 a=1 处取到.
∴ 当 a>0 时,h′(a)≤h′(1)=−1<0
故:h(a) 在 (0,+∞) 上单调递减.
所以 h(a) 最多只有一个零点.
又 ∵ h(1)=0
∴ a=1
综上,a=1.
(2) 证明:
// TODO
□